本篇文章字数2300+,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1
不要自我设限
心理学对“自我设限”的定义是:“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对于职场新人而言,最先面临的自我设限为:专业匹配设限。经常有人调侃自己的面试和工作经历是“面试造航母,工作拧螺丝”。同样的,对于应届生而言,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涉及的知识情况可能是这样的。




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规模大一点的企业(打个广告,比如说BYD,另2022应届生招聘已经在暑期启动,各位明年毕业的可以关注BYD的校招计划哦),对于应届生的宽容度还是挺高的,而且会有一系列见面会、企业培训、员工关怀政策,帮助应届生更加高效的迈入职场。这就为职场新人们争取了更多的适应期。
另外,大学的学习更多是给大家搭建基础知识框架体系,建立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锻炼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在我看来,除了强技能相关的岗位(医学,护理,化工等),大部分的工作岗位,应届生只要经过良好的培训指导与自我学习,都能上手。举个例子,我是做嵌入式软件相关,这个在外人眼中似乎需要专业匹配度高才能胜任,实则我身边不少认识的同事同行是非专业相关的,例如有的是学生物的,有的是学车辆工程的,还有文科类专业经过校外培训班转行过来的。
改善与建议:
- 与前辈和直接领导沟通清楚岗位职责与知识框架体系,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边界;
- 根据后续工作优先等级,先集中精力补缺补漏核心技能。
摒弃“差不多”心态
“
一个凡事只求“差不多”的人,也就只配过一个“差不多”的人生
”很惭愧,目前我仍然不时要与“差不多”先生做斗争。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在没有外界约束或者没有强烈自我驱动的情况下,会不自觉的趋向于浅尝辄止,得过且过。尤其对于应届生而言,在经历了初高中分数的“锱铢必较”,然后转到了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生活,一紧一松的冲击会在心中滋生出“差不多”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60分万岁”。我相信绝大数人在校期间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求考试能过即可,而且对这些知识以后如何应用于工作中也不甚清楚。但是工作以后,对于交付物的要求就不能再以差不多为准了:
- 邮件、PPT上的错别字;
- bug看似解决但是说不清根本原因在哪;
- 漏了在邮件加上本该有附件;
- 汇报内容没有纲领性的总结与建议需要领导二次打开报告全文查看;
- 未经验证就Commit的代码。
为什么我会把错别字作为第一个反例,是因为这个是一个伤害性极强且无关专业技能高低的低级错误,但是观看者会下意识得出你专业素养不高的结论。看似不经意的错误,往往都是由于差不多引发了。量变到质变,长期以往,你会与那些在校期间可能觉得远不如你同学、校友拉开差距。
改善与建议:
- 换位思考,以领导与协作者的视角,反观某项任务的要求;
- 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软件代码尤其如此,一个漏写的括号都有可能引发“血案”;
- 制定工作清单,明确事项与指标要求,不清楚的不用不好意思,及时与同事领导请教;
- 再次强调,文字汇报类的交付,确保内容没问题的同时,也要检查一遍错别字和语句通顺性再发出。
3
结果导向
所谓的结果导向是指站在结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强调经营、管理和工作的结果(如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
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相信大家都常听到父母和老师说过:过程比结果重要,只要你努力了就行。还有诸如“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那对不起,你可能把工作想得太美好。盈利是一家企业生产、经营要追求的结果,更是企业能够长久生存下去必然要求。哪怕是现在你去看看官媒、时政新闻,“结果导向”也早已经成为政府官员的重要考核手段。
这里并不是否认过程的重要性,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了结果的考核牵引,扪心自问,你真的做到全力以赴吗?人是感性动物,如果只看过程,容易自我感动:
- 最近看了五本书,感觉自己棒棒哒:问问自己读懂了多少?能复述出内容梗概框架吗?如果是技能类书目,你掌握了多少并能应用的有哪些?
- 今天加班赶工,感觉格外充实,我是公司最靓的仔:加班的根本原因是上班摸鱼了还是白天自己犯了低级错误还是工作量真的过于饱和?加班的实际产出多少,离目标还有多少距离?
- 这个问题无解,我已经试过很多方法,问心无愧了:请问你的解决问题思路对不对?你能用鱼骨图画出都有哪些可能原因,排除了哪些,还剩下哪些?投入的精力有多少?有没有及时寻求有此经验的同事领导咨询?
改善与建议:
- 学学目标的SMART原则,让自己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
- 磨刀不误砍柴工,尤其是软件类事项,先做好设计与评审,再进行编码,避免返工;
- 千万不要给同事、领导“last surprise”:最后时刻才告知无法完成。要及早提出风险与瓶颈点,超出能力范围及时寻求帮助。

4
团队赢,个人才能赢
这个就不细说了,因为我有点困了。简单地说小成功可以靠个人,但大成功必须靠团队。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份子,会有不同分工,也会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融入团队,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改善与建议:
- 学会感恩为你赋能的公司与平台,维护公司利益,你的成功离不开公司的赋能;
- 开放心态,乐于分享,把你知道,扩展为团队知道,这年代已经不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说;
- 个人意志服从于团队目标,以团队成功为己任;
- 遇到矛盾谨记上面三点,觉得做不到或者不值得,那么请尽早离开,互相成全,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如果觉得不错,帮忙点个在看或者分享给朋友一起阅读。



